全国代理人降至300万以下!一地人身险市场运行分析揭示这些问题:赔付支出增加2.5%;关注“营销老人”“存量人力”的现实需求…

阅读: 88

由于刚兑属性以及逆周期属性,各家保险机构储蓄型产品成当下市场主力。

 

近日,陕西保协寿险中介部发布了2022年陕西人身险市场运行分析,文中提到:截至2022年底,全国(寿险)代理人规模数量不足300万人。

 

窥一斑见全貌,通过陕西省人身险市场情况看全国。内容较多,能坚持看完的,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陕西人身险市场基本情况

 

1、保费收入增速负增长,业务节奏趋向均衡:40家人身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69.03亿元,同比减少0.86%。

 

2、新单收入有所下滑,续期业务稳步增长:新单保费收入319.13亿元,同比下降4.71%。续期保费收入549.89亿元,占比63.28%,占比提升1.03%。

 

3、各渠道业务平稳发展,银邮渠道同比增长:个、银、团三大条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34.15亿元、327.64亿元、30.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3%、1.84%、-6.70%,专业中介渠道保费收入17.05亿元,同比增加48%,电销渠道实现保费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20.19%。

 

4、普通寿险业务平隐增长,分红健康意外险同比下滑:传统业务501.98亿元,同比增长5.78%,占比57.76%,份额上涨3.62个百分点。分红险227.53亿元,同比下降12.48%,占比26.18%。健康险126.51亿元,同比减少0.35%,占比14.56%,份额持平。受托企业年金规模达到56.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8.43%。

 

5、销售从业人数减少,营销体制转型将持续:2022年人身险公司共有保险销售从业人员97224人,较上年同期下降28.52%,近4万余人。其中,个人渠道87554人,同比下降27.38%:银保渠道6605人,同比下降15.85%:团险渠道1978人,同比下降11.97%。

主要问题及建议

 

1、关注满期赔付及拿正常退保,谨防风险外溢

 

2022年各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189.22亿元,同比增加2.5%。

 

建议:一是主动销售能够满足消费者风险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

 

二是聚焦突出风险环节,着重加强对满期到期产品及医疗死伤赔付产品各环节的管理。

 

三是做好客服理赔服务中细节管控及二次销售环节的合规管理,及时做好线上线下各个环节的衔接及沟通工作。

 

四是重点关注公司销售的短期到期产品、保单收益可能低于客户预期的产品、销售过程中承诺收益、混淆缴费期与保险期、隐瞒真实缴费期等误导行为,易引发非正常给付和退保风险的产品。

 

五是加大对各种类型的负面消息尤其是新媒体负面消息的关注处置力度,持续加强行业沟通,提高管理敏感度。

 

2、防范代理退保黑产乱象,做好内外部举措

 

建议:一是加强内部人员管理,严格控制招录权限,严格招录条件、标准和流程,按照审慎原则严格审核:做好销售人员入职和在职培训。

 

二是严抓业务品质。在展业销售环节。严格执行双录和回访要求,切实履行公司的提示说明义务。在续期服务环节,通过面见客户或电话回访形式。保障客户权益和保单品质。在品质管理环节,综合采用绩效扣除、责任追究、解约除名等方式保障品控。

 

三是加强培训宣传。

 

四是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力度,强化投诉管理。

 

五是积极向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反馈有效线索,提高员工和消费者的监督积极性。

 

3、关注销售人力下滑,夯实日常基础管理

 

截至2022年底,全国代理人规模数量不足300万人(注:这里应该是指寿险,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为570.7万人。按照平安公布的2022年年报数据,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44.5万人,同比下降25.80%)。

 

2022年头部寿险公司个险销售人员活动率月度最高仅为60.74%,全行业最低仅为1.01%,行业平均值不足30%。建议:各公司特续关注基层从业人员管理,关注代理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关注“营销老人”“存量人力”的现实需求,直面队伍学历、活动率、留存率等关健质量指标,进行差异化激励、细分队伍以便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招聘、培训和管理效率。加强后疫情时代的科技赋能,推动营销人员提高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借各种与客户互动的机会,扩大复效等政策宣传,鼓励流失客户回归,通过服务优化、体验强化、能力再造等工作,深入开展存量客户经营,多效并举以提升队伍质态。

 

未来发展展望

 

中国经济会进入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三年疫情防控取得最终胜利,生产生活消费均在持续复苏,而疫情也提升了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会持续推动保险需求的快速增长。

 

同时个人养老金相关改策不断出合,由于寿险具有独特的长期投资能力、长期储蓄以及长寿风险管理能力,未来第三支柱的大发展亦会给行业带来巨大机会。

 

普惠类保险的推进,将持续加深保险机构和居民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居民对于保险的认知和防范风险的意识,为商业保险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受益于代理人结构优化、规模下降,人均产能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从销售产品来看,由于刚兑属性以及逆周期属性,各家保险机构储蓄型产品成当下市场主力。

 

来源:今日保条、陕西保协寿险中介部

分享

推荐文章

  • 返回顶部